2015年,凌海市工会根据锦州市总工会开展《关于推进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着力突出专业特色、职能特色、行业特色和社会影响力,引导建立我市第一批特色劳模创新工作室。
凌海市自来水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5年,由公司总经理——2015年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玉强同志和吴立东同志、刘宝岩等组成。这是一个以技术攻关、技能传授和培训服务等职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劳模创新工作室。
弘扬劳模精神、引领职工创新技术模式
在刘玉强同志的带领下,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组织开展了以班长、技术骨干、职工参与的创新活动。
今年初,劳模创新工作室组织对自来水公司水源地的供水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改变了原有的工频供水模式,采用先进的变频调节技术。通过调节电机转数,使电流下降,降低了有功功率的损耗,减少了电能的浪费。采用变频调节装置。对每台供水水泵分别安置了变频控制柜,使用了智能调解器。变频器通过滤波电容作用,减少无功损耗,增加电网的有功功率,使用此技术预计节省电能30%--40%以上,每月节电约在10万元左右,年节电约100万元。变频的软启动减轻了对电网的冲击和对供电容量的负荷,延长了设备和管路的使用寿命,节省了设备的维修费用。
与此同时为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经过公司班子会议,决定购买一台挖掘机,从而解放了生产力,让职工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公司的发展事业上。
提高技能素质,打造职工成长的平台
劳模创新工作室大力加强技能培训,组织了有实际工作能力,有经验的技术骨干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在水源地,魏莹同志对供水工进行帮带活动,以切身的工作实际经验传教给其他供水工,以确保安全供水、安全生产。积极听取广大职工同志所提出的各种宝贵意见。工程科科长刘志宏同志所提出采用水钻打眼技术就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挖沟方式,这样可以给新安装或改装的用水户提供很大的方便(过去新安装或改装的用水户需挖地面),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
规范管理机制,打造劳模工作的品牌
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新时期劳模工作和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品牌,首先要加强对创新工作室的管理工作,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尊重和保护创新工作室的成果。其次要大力宣传创新工作室的先进经验。注重发现亮点、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健康发展。
总之,刘玉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将在围绕生产经营、技能培训、技术攻关等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不断努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