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主办,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承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陕西西安举行。
我市三名青年教师代表辽宁省参赛,并喜获佳绩,义县大榆树堡初级中学张恒硕获国赛二等奖,锦州实验学校王淼、锦州中学吴思源分获国赛三等奖,为辽宁、锦州争得荣誉。本届竞赛秉持“上好一门课”的理念,着重考察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要求选手备赛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应覆盖不少于3种课型和2个年级。同时,竞赛坚持广泛参与、层层发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超8万家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的108万余名青年教师参与了各层级的竞赛,5932所中小学校的7964名青年教师参加了省级决赛。最终,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61名选手,分别参与小学组、中学语文组、中学数学组、中学英语组、中学思想政治组五个组别的角逐。
我市参赛的三名选手均是在市赛、省赛中分获所在组别的第一名,从而赢得了国赛的入场券。赛前,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安排专家教师为选手进行悉心指导,通过名师精准指导、团队协作赋能、集中磨课研讨等多种形式,助力选手高效备赛。在国赛赛场上,我市三名选手以扎实的教学功底、稳定的现场发挥顺利完赛,展现了锦州市青年教师过硬的教学实力和昂扬的精神风貌,载誉而归。
下一步,市总工会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挥“青教赛”蓄势赋能作用,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激励广大青年教师深耕教学、提升能力,为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参赛感悟
张恒硕 义县大榆树堡初级中学教学副主任
从市赛的初试锋芒,到省赛的激烈角逐,再到国赛的巅峰对决,这一路走来,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强大支持。
回望参赛历程,从精心备课到反复磨课,从课堂实践到赛场展示,每一次挑战都是对教育初心的叩问,每一次打磨都是对教学业务的淬炼。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竞赛绝不仅仅是一场技能的比拼,它更是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是一座熔炉,锻造我们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更是一个珍贵的平台,让我们得以跳出日常,与优秀同行对话,汲取更广阔的智慧。
这份经历,所带来的视野拓宽、理念更新和技能提升,远比成绩本身更加宝贵。它必将激励我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继续坚守初心,不断探索,真正做到“上好一门课”。
吴思源 锦州市锦州中学高中英语二级教师
一颗初心,一方讲台,一段赛程,一生收获。感谢青教赛这个闪耀的舞台,让我得以展现英语教学的诗意与远方。语言是桥,沟通中西;教育是光,照亮未来。感恩一路同行的师长与伙伴,未来的日子,我将继续心怀热爱,与我的学生们共赴下一场山海。
王淼 锦州市实验学校教务副主任
作为辽宁省小学组唯一代表征战赛场,这份殊荣不仅是一份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段参赛经历如同一束穿透迷雾的光,既照亮了我教学路上的认知盲区,也让我更清晰地望见了前行的坦途。
备赛的日夜里,团队与我逐字研磨教案、反复雕琢课堂细节。从省赛的历练到国赛的淬炼,每一次站上讲台,都让我对“课堂”二字多了一份敬畏——它从来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师生之间生命与生命的真诚对话、心灵与心灵的同频共振。
衷心感谢省、市总工会给予我的宝贵机会,以及市教师进修学院和实验学校的专业引领。这份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更要做永不停歇的“追光者”。今后,我会带着这份收获与热爱躬耕教坛,在语文课堂上继续播种希望、静待花开,以微薄之力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